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2014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已經結束,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提前做好下一年備考準備,打好基礎,網校全面啟動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網上輔導招生工作查看招生方案>>。另外,網校論壇學員為大家分享了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應付職工薪酬的內容
1.職工薪酬定義:職工薪酬是指企業(yè)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
2.職工的含義(包括三類人員)
一是與企業(yè)訂立勞動合同的所有人員,含全職、兼職和臨時職工;
二是未與企業(yè)訂立勞動合同、但由企業(yè)正式任命的企業(yè)治理層和管理層人員,如董事會成員、監(jiān)事會成員等;
三是在企業(yè)的計劃和控制下,雖未與企業(yè)訂立勞動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為其提供與職工類似服務的人員。
3.職工薪酬主要內容(共8項)
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職工福利費;
醫(yī)療保險費、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通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
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中的“一金”);
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非貨幣性福利(將自產或外購的商品發(fā)放給職工、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自有資產或租賃自產供員工無償使用、為職工無償提供服務、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職工出售住房等);
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所指的辭退福利);
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服務相關的支出。
二、應付職工薪酬的賬務處理
1.企業(yè)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應付職工薪酬的計提、結算、使用等情況。貸方登記已分配計入有關成本費用項目的職工薪酬數額,借方登記實際發(fā)放職工薪酬的數額,包括扣還的款項等,期末貸方余額放映的是企業(yè)應付未付的職工薪酬。
2.“應付職工薪酬”按照“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等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3.應付職工薪酬的確認(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福利)
生產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銷售費用”,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應由在建工程、研發(fā)支出負擔的職工薪酬,借記“在建工程”、“研發(fā)支出”,貸記“應付職工薪酬”;
企業(yè)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fā)放給職工的,應根據受益對象,按照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將企業(yè)擁有的房屋等資產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該住房每期應計提的折舊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并同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記“累計折舊”;
租賃住房等資產無償供職工使用,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每期應付的資金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難以認定受益對象的非貨幣性福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和應付職工薪酬)
4.應付職工薪酬的發(fā)放
企業(yè)按照有關規(guī)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貸記“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等;
企業(yè)從應付職工薪酬扣還的各種款項(代墊的家屬醫(yī)藥費、個稅等),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
企業(yè)向職工食堂、職工醫(yī)院、生活困難職工等支付職工福利費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xiàn)金”等;
支付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和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或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貸記“銀行存款”、“庫存現(xiàn)金”;
企業(yè)以自產產品作為職工薪酬發(fā)放給職工時,應確認收入,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同時結轉相關成本,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作相應的處理;
企業(yè)支付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所發(fā)生的租金,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貸記“銀行存款”等。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