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備考已經(jīng)開始,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做好備考,打好基礎,網(wǎng)校全面開通了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課程(試聽課程>>),另外,網(wǎng)校論壇熱心學員為大家分享了初級職稱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行政訴訟的適用范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法院受理提起行政訴訟的范圍;(了解)
2、法院不受理的提起行政訴訟的事項(掌握)
?。?)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法律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例題1: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不應當提起行政訴訟的有(?。?/p>
A、××直轄市部分市民認為市政府新頒布的《道路交通管理辦法》侵犯他們合法權益
B、某稅務局工作人員吳某認為稅務局對其作出記過處分違法
C、李某認為某公安局對其罰款的處罰決定違法
D、某商場認為某教育局應當償還所欠的購貨款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行政訴訟的受理范圍。(1)根據(jù)規(guī)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如本題A選項情形;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如本題B選項情形。(2)本題D選項情形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經(jīng)濟糾紛,應通過民事訴訟或仲裁解決。(3)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本題C選項情形。
(二)訴訟管轄
1、級別管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確認發(fā)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本轄區(qū)內(nèi)重大、復雜的案件。
2、地域管轄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jīng)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不動產(chǎn)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例題2:家住甲地的張某因與家住乙地的王某和家住丙地的趙某打架,被丁地派出所拘留并罰款,張某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有(?。?。
A、甲地人民法院B、乙地人民法院C、丙地人民法院D、丁地人民法院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行政訴訟地域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起訴和受理
1、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先申請行政復議,不服行政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nèi)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日內(nèi),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5、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jīng)審查,應當在7日內(nèi)決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四)審理和判決
1、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3人以上的單數(shù)。
3、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上述人員回避。上述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4、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diào)解。 提示: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意愿進行調(diào)解。
5、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nèi)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經(jīng)批準程序。
6、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7、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2個月內(nèi)作出終審判決。
?。ㄎ澹┣謾噘r償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賠償訴訟可以調(diào)解。
3、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備注: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jù)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仲裁不公開進行,是指仲裁庭在審理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群眾旁聽,也不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可以先行調(diào)解。調(diào)解書與裁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調(diào)解書經(jīng)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不簽收意味著拒絕調(diào)解)。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jīng)送達,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法院審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應當公開進行。
仲裁的基本原則:(1) 自愿原則(2)公平合理原則 (3)獨立仲裁原則 (4)一裁終局原則
審判制度:(1)合議制度:3名以上的單數(shù)(2)回避制度(3)公開審判: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4)兩審終審制度。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yè)法人破產(chǎn)還債程序?qū)徖淼陌讣?,實行一審終審。對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如果發(fā)現(xiàn)終審裁判確有錯誤,可以通過 審判監(jiān)督程序 予以糾正。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