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31 蘋果版本:8.7.31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貨幣與金融(一)

來源: 中國考試資源網 編輯: 2005/08/30 00:00:00 字體:

  一、 貨幣供求與貨幣均衡

  考試目的

  通過本章考試,促使考生對貨幣供求理論河貨幣均衡原理的理解,包括西方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機制和貨幣供給理論,貨幣均衡的原理,通貨膨脹,使其具備分析貨幣和宏觀經濟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ㄒ唬?貨幣需求

  掌握貨幣需求和貨幣需求量的定義;熟悉交易方程式和劍橋方程式;了解凱恩斯“流動性偏好學說”的基本思想,掌握影響流動性偏好的三種動機和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了解凱恩斯貨幣求理論的發(fā)展;掌握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熟悉其關于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的觀點。

  1. 貨幣需求與貨幣需求量

  貨幣需求:指經濟主體能夠并愿意持有貨幣的行為。

  其中,需求是有效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統(tǒng)一體。貨幣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

  貨幣需求量:指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經濟中各個部門需要持有貨幣的數量,即一定時期內經濟對貨幣的客觀需求量。

  2.傳統(tǒng)貨幣數量說 (現金交易數量說和現金余額數量說)

  (1)費雪的現金交易數量說

  交易方程式:由費雪提出,

  M(貨幣量)V(貨幣流通速度) = P(物價水平)T(商品和勞務的交易量),其中,V,T穩(wěn)定,反映的是貨幣量M決定物價水平P的理論。

 ?。?)劍橋學派的現金余額數量說

  劍橋方程式:由庇古提出,

  п(貨幣價值)= K(總資源中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比重)*Y(總資源) / M(貨幣供給) ,

  K*Y代表真實貨幣需求

  該式也說明物價與貨幣價值的升降取決于貨幣量的變化。

  關系:二者都認為商品價格和貨幣價值的升降取決于貨幣數量的變化,但劍橋方程式中的貨幣需求不僅包括交易貨幣,還包括貯藏貨幣。

  3,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流動性偏好理論

  影響人們流動性偏好的三項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L=L1(Y)+L2(i),

  其中,L1(Y)指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Y的增函數;L2(i)指投機性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

  利率過低,流動性偏好就有決定性。i0的水平線為流動性陷阱。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時建立在“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資產”這兩個假定上,將貨幣作為宏觀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的經濟變量和政策變量來研究。

  4,弗里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說

  影響人們持有實際貨幣的四因素:財富總額;財富構成;金融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其他因素。

  貨幣需求函數:M(名義貨幣量)/P(物價水平) = f(Yp(恒久性收入);W(非人力財富占總財富的比例);im(存款的預期名義收益率),ib(債券的預期名義收益率),ie(股票的預期名義收益率),1/P *dP/dt(物價水平的預期變動率);μ(隨機因素的影響總和))

 ?。ǘ?貨幣供給

  掌握貨幣供給和貨幣供應量的定義;掌握貨幣供給層次劃分的基本原則,熟悉我國的貨幣層次劃分;掌握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機制和信用擴張、存款派生機制;掌握貨幣供給的乘數

  原理;了解不同學派的貨幣供給理論的觀點。

  1.貨幣供給與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給:貨幣供給主體即現代經濟中的銀行向經濟主體供給貨幣以滿足其貨幣需求的行為。

  貨幣供應量:非銀行部門持有的貨幣資產數量,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

  劃分原則:一般依據 資產的流動性,即各種貨幣資產轉化為通貨或現實購買力的能力來劃分不同的貨幣層次,進而產生不同口徑的貨幣供應量。

  我國目前的貨幣層次劃分: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供應量:M1=M0+銀行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供應量:M2=M1+銀行體系的其他存款(主要是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和財政存款等)

  2,貨幣供給機制

  貨幣供應量包括現金和存款兩個部分,其中現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yè)銀行的負債。

 ?。?)中央銀行的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機制:

  央行利用自身掌握的貨幣發(fā)行權和信貸管理權,以運用信貸資金的需要,來創(chuàng)造信貸資金來源。

  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是當代不兌現的信用貨幣下貨幣供給機制的主要內容,并且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的功能為中央銀行所掌握。

 ?。?)商業(yè)銀行的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機制:

  商業(yè)銀行具備在央行發(fā)行貨幣的基礎上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商業(yè)銀行信用擴張的約束機制:1)要受到繳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限制;2)要受到提取現金數量的限制;3)要受到企事業(yè)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的限制

  正由于中央銀行放出的信用是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基礎,因而稱其為“基礎貨幣”用“B”表示。

  基礎貨幣的擴張倍數取決于商業(yè)銀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銀行部分所占比重的存款準備率、需轉化為現金及國庫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貨幣結構比率(貨幣稱數,K)。

  貨幣乘數理論:M=B*K

  B:中央銀行放出的信用,是商業(yè)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基礎,稱“基礎貨幣”;

  K:貨幣乘數,取決于存款準備金率、現金及財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貨幣機構比率。

  3.貨幣供給理論

  (1)凱恩斯及凱恩斯學派的貨幣供給分析

  簡單乘數理論和固定系數理論:在假定基礎貨幣可以完全由中央銀行所控制、貨幣乘數的諸構成要素也至少在短期內是固定不變的基礎上,確立了M=B*K的貨幣供給模型。貨幣供應量是外生變量。

 ?。?)新古典綜合學派對凱恩斯貨幣供給理論的發(fā)展

  貨幣供給內生論:貨幣供應量是內生變量,不能由中央銀行完全控制。

 ?。?)貨幣學派的貨幣供給理論(弗里德曼)

  貨幣需求是穩(wěn)定的,要保持貨幣供求平衡,必須保證貨幣供給的穩(wěn)定性。 重點放在控制貨幣供給方面。

  單一規(guī)則:公開宣布并長期堅持一個固定不變的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

  1)界定所考察的貨幣數量范圍;(M2)

  2)取定貨幣數量的增長率;

  3)貨幣增長率一經確定,不能任意更改。

 ?。?)新經濟自由主義學派的貨幣供給理論源于德國。

  主要觀點。保證市場經濟模式的協(xié)調與穩(wěn)定,必須保持貨幣穩(wěn)定,貨幣供給必須與商品供給相聯(lián)系

  原則:1)貨幣供給與社會生產能力相適應的原則。2)保持商品追逐貨幣局面的原則。貨幣供給的增長應略低于商品供給的增長。

  最佳貨幣供應量 = 以現價計算的社會生產能力/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的區(qū)間論:將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控制在一個彈性區(qū)間內。

  (三)貨幣均衡。

  掌握貨幣均衡的含義和特征,掌握貨幣失衡的兩種狀況;了解貨幣的內在均衡機制;熟悉物價自然上漲率的經濟含義,掌握貨幣數量與經濟增長、物價上漲的關系。

  1,貨幣均衡與失衡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tài)上保持一致的狀態(tài)。

  特征:1)貨幣供求的大體一致而非數量上的完全相等;2)動態(tài)過程,長期過程;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貨幣失衡:貨幣供給偏離貨幣需求。

  總量性貨幣失衡:貨幣供給在總量上偏離貨幣需求達到一定程度從而使貨幣運行影響經濟的狀態(tài)。

  結構性貨幣失衡:在總量大體一致情況下,貨幣供給結構與對應的貨幣需求結構不相適應。

  2,貨幣運動過程中的內在均衡機制

  從貨幣需求方出發(fā),利率上升,公眾出于對金融產業(yè)或使用資金成本的考慮,會增加在銀行的存款或減少向銀行的貸款。結果是一方面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增加,實際存款準備率提高了,使貨幣乘數下降;另一方面,商業(yè)銀行向中央銀行要求融通資金數量減少,使基礎貨幣增量下降。

  從貨幣供給方出發(fā),基礎貨幣與中央銀行放出的信用量成正比變化,貨幣乘數與存款準備率成反比。

  貨幣需求是主動方,而貨幣供給總是處于被動地位。

  3,貨幣均衡水平的決定

  流通領域的貨幣數量,取決于貨幣的均衡水平。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總供給總是以商品價格總額形態(tài)出現,表現為一定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社會總需求總是以商品價格出現,通過貨幣的多次周轉而實現的社會購買力(MV)。

  處理好貨幣數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流通領域中貨幣數量的增長幅度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相配合,貨幣供應量應當與國內生產總值同步增長。

  流通中貨幣數量的增長幅度應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相互配合:

  ΔM1 = Y‘ * M0 ,Y’為GDP增長率,M0為上期貨幣存量,ΔM1為本期貨幣增量。

  在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產品所包含的價值量相對下降的情況下,并不相應降低商品價格。而勞動生產率提高在技術或勞動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門并不一致,從而造成所謂的產品價格的剪刀差。

  克服剪刀差方法:通過調高價格低于價值的那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以使價格體系趨于合理化,其結果必然使價格總水平上漲,同時,隨著產品的更新?lián)Q代,技術性能不斷提高,也無形中使同類產品的價格自然上升,其結果也導致價格總水平不斷上漲。

  貨幣均衡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關系:ΔM1 = (Y‘ + P’)* M0,或有 M1‘= Y’ + P‘

  (四) 通貨膨脹

  掌握通貨膨脹的定義;熟悉通貨膨脹類型;掌握通貨膨脹的原因。

  1.通貨膨脹的概念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給,物價持續(xù)上漲。物價上漲作為通貨膨脹的基本標志。

  通用定義:在價值符號流通條件下,由于貨幣供給過度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物價上漲是其基本標志。

  2.通貨膨脹的類型

  (1)按通貨膨脹的成因:

  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自發(fā)性,誘發(fā)性,支持性)

  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包括工資推進型通貨膨脹和利潤推進型通貨膨脹;

  輸入型通貨膨脹,實質上是一種通貨膨脹的國際傳導現象; 結構型通貨膨脹。

  (2)按通貨膨脹的表現形式

  公開型通貨膨脹和抑制型通貨膨脹(由于價格管制,商品短缺不能由物價上漲來反映,而表現為普遍持幣待購和貨幣流通速度減慢)。

  3,通貨膨脹的原因

  直接原因:過度的信貸供給

  主要原因:財政原因,發(fā)生財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財政政策;信貸原因,信用膨脹。

  其他原因:投資規(guī)模過大;國民經濟結構比例失調;國際收支長期順差等

[1][2]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