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與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是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主要區(qū)別如下:
1. 定義: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是指根據市場上可觀察到的價格或估計值,對資產、負債或權益進行計量;而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是指以購買或獲取資產時的實際成本為基礎進行計量。
2. 計量對象: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主要應用于金融工具、投資物業(yè)和投資性房地產等具有市場交易價格的資產或負債;而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適用于大部分非金融資產和負債,如存貨、固定資產等。
3. 計量變動: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會導致資產、負債或權益的價值發(fā)生變動,從而反映在財務報表中;而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不會受到市場價格的變動影響,資產、負債或權益的價值在財務報表中保持不變。
4. 會計報表: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在財務報表中通常會反映公允價值變動的信息,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準備等;而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則不會反映公允價值變動的信息。
5. 信息披露: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通常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以提供市場價格的依據和計量方法的說明;而歷史成本計量會計處理則相對較少需要信息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公允價值計量會計處理并不適用于所有資產、負債或權益,其適用范圍需要依據相關會計準則和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在實際應用中,會計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