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中的會計政策選擇是企業(yè)在宏觀會計政策的范圍內,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目標和特點,對可供選用的會計原則、方法、程序進行分析、比較,進而擬訂計提減值準備的過程,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會計過程的技術規(guī)定,在本質上卻是內部人與外部人圍繞經濟利益的一種博弈。
對于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中的會計政策選擇,我國證監(jiān)會一方面要求上市公司貫徹謹慎性原則,合理運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充分、客觀地披露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強調監(jiān)管部門將重點關注并查處因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導致虛假陳述、誤導性陳述及存在重大遺漏的公司,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
如果企業(yè)管理當局在計提減值準備上存在自利動機,那么,站在外部利益相關者的立場上來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中的會計政策選擇可能產生如下問題:首先,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多變性與波動性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是復雜的,上市公司所做的關于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信息披露難以充分、客觀;其次,上市公司是否貫徹謹慎性原則、是否合理運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即其公允性與準確性,是難以判斷的;第三,基于以上兩點,監(jiān)管部門要對問題公司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也是難以做到的。本文將分析以上三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問題1:計提減值準備的充分性與客觀性
同一個行業(yè)中的企業(yè),雖然所處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大致相同,但各企業(yè)選擇的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政策卻大不相同。筆者根據證監(jiān)會的分類標準選取了滬市A股市場中的機械、設備、儀表類共120家上市公司,對其2007年和2008年年報中的資產減值計提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并分析了前后期(前期指2007年1~12月,后期指2008年1~12月)資產減值損失及其變動情況。
在實施新會計準則后,從前后期均計提、前后期均轉回、前期計提本期轉回或前期轉回本期計提三個方面來考察,幾乎找不到哪兩個公司是選擇了基本相同的資產減值會計政策。由此可以說明,大致相同的宏觀環(huán)境,大致相同的行業(yè),由于盈余管理動機和目標的不同,企業(yè)會選擇最適合自身的資產減值會計政策,資產減值計提行為并沒有表現(xiàn)出充分性與客觀性。從資產減值損失的變動幅度情況看,也沒有表現(xiàn)出充分性與客觀性(見表1、表2)。
問題2:會計政策、會計估計運用的公允性與準確性
新準則規(guī)定:“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是根據公平交易中的銷售協(xié)議價格、資產的市場價格、可獲取的最佳信息為基礎來確定的。銷售協(xié)議價格往往會受到供求關系、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干擾,市場價格又未能充分考慮資產的本質。資產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應按資產在持續(xù)使用過程中和最終處置時所產生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選擇恰當的折現(xiàn)率對其進行折現(xiàn)后的金額加以確定。而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時,主要是參考企業(yè)管理層批準的最近財務預測數據及預測期以后的增長率,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受企業(yè)管理層、財務人員主觀意識的影響;在確定折現(xiàn)率時,如何反應企業(yè)特定的風險也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因此,在進行資產減值測試時雖然必須對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進行判斷,但實際的判斷和操作具有一定難度。
以宏源證券(000562)和中信證券(600030)為例。同樣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上的浮虧,這兩個公司卻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宏源證券未計提減值準備,從而避免了2008年度凈利潤更大幅度的下滑;而中信證券則計提了減值準備,使得2009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縮窄。從中,減值準備計提中專業(yè)判斷的主觀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2008年A股市場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宏源證券2008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5.98億元,同比下降64%;實現(xiàn)利潤總額7.35億元,同比下降77%;實現(xiàn)凈利潤5.42億元,同比下降73%。若考慮到其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上的浮虧,則凈利潤下降幅度會更大。2008年年末,在宏源證券的資本公積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一項為-2.90億元,而年初為6.71億元,這說明其2008年度未計入損益的證券投資浮虧數額巨大,剔除所得稅因素后也占到凈利潤的40%。據報表附注介紹,宏源證券認為不是“非暫時性下跌”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xiàn)損失為3.17億元。具體情況是持有西飛國際(000768)限售股股票,成本6.30億元,公允價值3.12億元,雖然期末市價下跌,但宏源證券認為發(fā)行人正常經營情況較好,還有恢復的可能,故未計提減值準備。2009年一季度末,宏源證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8.79億元,比年初增加3.45億元,增幅64.49%,這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市值上升所致??梢?,似乎這種市值的上升驗證了宏源證券前述證券價格“暫時性”下跌的判斷。不過,宏源證券2008年年報是2009年4月18日發(fā)布,顯然此時其一季報情況也已經確定,一季報的驗證很可能只是一種事后判斷。
2009年1月8日,中信證券董事會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公司會計政策的議案》,對公司現(xiàn)行會計政策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政策進行完善,對公允價值跌幅超過持倉成本50%的單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據此,中信證券2008年共計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7.14億元。
2008年年末,中信證券可供出售權益工具34.84億元,而初始投資成本為35.89億元,總體浮虧僅為1.05億元,與計提的7.14億元相去甚遠。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是在上述會計政策中,減值準備的計提采取按照單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非整體的方法來計算,結果必然是增加減值準備數額,進而減少當期利潤。
值得強調的是,中信證券2008年年報與2009年一季度季報都是4月底發(fā)布。在年初A股反彈過程中,中信證券2008年年末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上的浮虧其實在2009年一季度末已減少很多,本來無需提取減值后再予轉回。2009年一季度,中信證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5.04億元,同比減少40.34%。其中,資產減值損失為-2.87億元,系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出售,減值準備轉回。
中信證券上述減值準備處理有更多的謹慎性考慮,可以借此平滑2008年度與2009年一季度業(yè)績,從而減少波動性。這也符合其長期以來所秉承的“穩(wěn)健經營、勇于創(chuàng)新”的原則。但在比較分析中,我們很難對其中的哪一個更加合理地運用了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做出判斷。
問題3:監(jiān)管措施及時到位的可能性
數據顯示,我國1 600家A股上市公司2008年度資產減值損失合計3 953.95億元,同比增加2 518.46億元,增長175.44%。按所對應的資產項目來考察,2008年年末減值準備主要為貸款呆賬準備、應收款項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與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占比分別為40.07%、25.67%、17.51%與15.18%。
這1 600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各行各業(yè);即使在同一個行業(yè),如前所述,資產計提情況也千差萬別,即便監(jiān)管部門能夠對千差萬別的資產計提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但要保證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云南銅業(yè)(000878)和江西銅業(yè)(600362)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情況為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云南銅業(yè)2008年度出現(xiàn)巨額虧損,利潤總額-30.5億元,較上年降低385.56%;凈利潤-29.05億元,較上年下降372.18%。云南銅業(yè)2008年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8.14億元,占存貨余額75.37億元的24%。江西銅業(yè)2008年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80億元,2008年年末其存貨跌價準備為6.29億元,僅占年末存貨余額75.15億元的8.36%。兩者相比,云南銅業(yè)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顯然比重偏高,更為謹慎。
云南銅業(yè)2009年一季度仍然虧損,只是環(huán)比來看虧損的步伐有所放緩,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61億元,但卻無存貨跌價準備轉回,其中資產減值損失為-2 698萬元。江西銅業(yè)2009年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億元,同比減少89.27%,其中資產減值損失為-5 989萬元,報告期末公司主產品陰極銅價格比2008年年末有所上漲,對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相應沖回。
從云南銅業(yè)與江西銅業(yè)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由于雙方資源、成本狀況不同,對于未來市場判斷的取向不同,云南銅業(yè)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方面表現(xiàn)出了更加謹慎的計提行為。至于哪一方是對的,監(jiān)管部門在事情未明了之前,難以做出判斷,當然也就不可能介入,以及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
結論與政策建議
在外部利益相關者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的前提下,監(jiān)管當局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是可能的。但是,在內部人與外部人存在經濟利益沖突且準則本身必然賦予企業(yè)會計政策選擇空間的情況下,由于減值的判斷標準十分籠統(tǒng),在實際應用中企業(yè)是否充分、客觀,是否貫徹了謹慎性原則,也就變得難以判斷。在公司治理結構和會計準則不完善以及會計信息市場不完備的情況下,監(jiān)管當局囿于人力、財力及物力,要想保證采取及時到位的監(jiān)管措施也是很難的。由此,筆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議:第一,應充分發(fā)揮外部利益相關者發(fā)現(xiàn)問題的積極性,所提問題經查實確實符合事實的,給予其一定的物質、精神獎勵。第二,既然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中的會計政策選擇在本質上是內部人與外部人經濟利益的一種博弈,那么,顯然博奕規(guī)則制定得越完善,對于保護外部利益相關者就越有利。因此,不斷完善會計準則,使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更先進、更科學是監(jiān)管部門的一項長期任務。第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強化對那些資產減值準備存在明顯問題的上市公司的獨立審計,尤其是加強對連續(xù)虧損上市公司的監(jiān)管力度,強制這類上市公司披露資產減值準備對利潤的影響程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第四,對于嚴重違反有關法規(guī)的行為予以嚴肅查處,以確保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上一篇:淺議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