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開征遺產稅能給我國帶來每年300億的稅入,但是在操作環(huán)節(jié)仍然存在著重重障礙——
遺產稅再掀波瀾。
上周有媒體報道,國家信息中心在一份公開報告中公開建議,中國開征遺產稅的時機已經成熟,遺產稅作為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一項手段,可縮小社會成員間的貧富差距。
遺產稅究竟何時征收?目前財產占有、分配和征管水平還不足以支撐(圖:中國經濟網)
記者就此致電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新聞辦公室主任牛新文向記者表示,目前尚無有關遺產稅的政策通知,更無法給出時間表。
重磅報告著眼貧富差距
日前,國家信息中心拋出了一份名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的重磅研究報告。
該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收入從世界上最平均的一個國家之一,變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國家只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為國際所罕見。
在這二十幾年中,中國出現(xiàn)了大批富豪,培養(yǎng)了一大批資產評估人員,加上198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對個人死后的財產繼承給出過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報告認為,在中國征收遺產稅的條件已經成熟。
該報告的執(zhí)筆人之一,國家信息中心的高輝清博士解釋說,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而遺產稅作為個人所得稅的補充,征收對象主要是高收入者,是抑制富人代際轉移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減小社會成員間貧富差距,不僅有經濟意義,而且有政治意義。
缺乏操作層面支持
雖然遺產稅的爭論由來已久,但是真正操作起來,仍然困難重重。
國家信息中心一位專家也告訴記者:“雖然理論上很好講清,但由于我國個人收入賬戶尚不健全,所以在操作層面上,征收遺產稅確實面臨很多問題�!�
記者了解到,這些操作層面上的問題,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我國的存款并不是真正的實名制,家里有多少財產和現(xiàn)金無處可查;第二,最近二十幾年誕生的富豪,目前都只有四五十歲,這些人還未到能留下遺產的時候。
在采訪中,多數財稅方面的專家也向記者表示,此時動遺產稅的“主意”其實主要目的不在于能不能開征,更重要的是釋放出調節(jié)收入分配方面的一個信號。
資料:遺產稅
“遺產稅”,就是對死者留下的遺產進行征稅,遺產的涵蓋范圍既包括現(xiàn)金與存款,還包括房產、廠房等固定資產。
遺產稅的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貧富差距而非增加財政收入。然而,由于擔心遺產稅會造成資產外流等原因,不少國家和地區(qū)已紛紛取消遺產稅。
意大利、瑞典、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先后取消了這個稅種。美國準備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聯(lián)邦遺產稅。已經征收了近一個世紀遺產稅的香港,也從今年2月11日起正式取消遺產稅。
聲音
不要僅圖個“平衡貧富差距”的名聲來開征遺產稅,因為這不是理智的選擇。目前中國的稅制改革應把重點放在清理那些不合理稅收上(如利息稅),并對此完善。要保證中國社會財富的公平性,重點應放在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制定好的規(guī)則來保證市場的有效運作。這才是根本所在�!讘椚�
開征遺產稅咋一提再提 意在縮小社會貧富差距?
開征遺產稅的建議為何一提再提?對貧富差距現(xiàn)象的不滿,使人們把希望寄托給了遺產稅。但是,對現(xiàn)象的不滿需要理性思考其成因:如果是通過合法收入的累積造成的貧富差距,我們應該尊重致富者的勤奮與天賦;反之,則需要摸清病源,對癥下藥。
國家信息中心公開建議:開征遺產稅時機已到
報告認為,在中國征收遺產稅的條件已經成熟。198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對個人死后的財產繼承,給出過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經過二十多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已出現(xiàn)了大批富豪階層;我國已經培養(yǎng)了一大批資產評估人員,積累了一定的財產評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