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 要】文章結合新時期非營利組織經濟活動和財務管理的發(fā)展趨勢,指出加強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只有從完善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環(huán)境入手,建立健全內控目標管理、風險評估體系及內控監(jiān)督測評體系等,以確保經費投入的效益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分析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保證各項業(yè)務活動的有效進行、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詐和舞弊行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借鑒此定義,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指在非營利組織內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
一、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的現狀
內部控制結構是內部控制機制的“硬件”,沒有結構便不成機制,也不能發(fā)揮控制作用。為了表述方便,直觀的反映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的現有結構,可以建立一個關系式:
控制結構=控制環(huán)境+會計系統(tǒng)+控制程序
在這個關系式中,控制環(huán)境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fā)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包括內控手段、技術賴以依存和運行的必要環(huán)境,反映了管理者和其它人員對控制的態(tài)度、認識和行動。會計系統(tǒng)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jiān)督的業(yè)務活動。控制程序指管理者制定的用以保證達到內控目的的方針、政策、程序。
三者的關系是:控制環(huán)境是會計系統(tǒng)和控制程序的基礎,控制環(huán)境和控制程序是會計系統(tǒng)的保障。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控制環(huán)境、會計系統(tǒng)和控制程序共同構成了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結構;但從系統(tǒng)性的角度來看,非營利組織的這種內控結構由于缺乏內控目標管理、風險評估以及監(jiān)督測評體系和信息與溝通機制而凸現出了諸多不完善。
二、非營利組織現有內控機制局限性分析
(一)內控機制目標模糊,風險評估體系缺位
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要有目標作導向,目標決定著控制的內容,控制機制也是為實現目標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只有事先明確自己整體的內控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內部控制工作。只有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再據此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才能決定哪些風險需要控制,應該采取哪種控制措施。所以,目標管理和風險評估體系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內控后續(xù)工作有待完善,監(jiān)督測評體系亟需建立
非營利組織內控結構中缺乏監(jiān)督測評體系。監(jiān)督過程可以及時地評估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效果,并在需要的時候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缺乏評價的具體標準和尺度,就不能進行量化處理,不利于現有內部控制的進一步完善和有效執(zhí)行。所以,監(jiān)督測評體系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持續(xù)有效運作的有力保障,應該在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結構中加以補充和完善。
(三)交流渠道不暢,信息傳輸受阻
信息與溝通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加強非營利組織組織內部的交流渠道建設,才能夠使信息的提供與交流更為迅速、高效,才能夠滿足風險評估、控制過程與監(jiān)控過程的信息交流需求。所以,信息與溝通也理應成為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分解經濟事項,授權批準和集體決策控制落空
在非營利組織內控機制中,一般都包括授權批準和集體決策控制方式,但為了提高非營利組織管理的運作效率,大都規(guī)定了分級授權和集體決策的相關標準。授權批準大都采取分級授權管理并按不同級別授予不同的批準權利。在此種情況下,就可以通過分解經濟事項的方法,來達到降低批準級別或繞過控制程序的目的。
三、完善的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系統(tǒng)性分析
非營利組織內控制度要發(fā)揮現實作用,必須形成機制,才能夠使非營利組織內控制度達到預期的目標。現根據系統(tǒng)原理對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做如下分析。
經濟與技術,文化與科學、政治與法律、倫理與道德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外部環(huán)境。制度、人員、資財、信息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內部環(huán)境。非營利組織內外部控制環(huán)境是規(guī)劃、制定內部控制目標的基礎。根據明確的控制目標進行風險評估,然后針對風險評估中確定的需要控制的風險采取有效的控制活動。通過監(jiān)督測評,將實際成效與標準比較,分析指出偏差原因,制定糾正計劃,采取糾正措施,使內部控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內控機制的完善又勢必對內控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在信息與溝通有效貫穿于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情況下,非營利組織內控機制結構就會形成良性閉循環(huán)。
用關系式表示如下:
控制結構=控制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監(jiān)督測評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機制
根據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系統(tǒng)性分析和現有內部控制機制局限性分析可知,非營利組織要促進內部控制機制有序、永續(xù)的良性循環(huán),實現內部控制的預期目標,應從以下幾方面對現有內部控制機制進行補充和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環(huán)境,提高管理水平
控制環(huán)境是指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包括外部控制環(huán)境和內部控制環(huán)境。
1.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建立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組織內部一把手是內部控制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也就是領導必須率先垂范,內部控制意識才能樹立起來。基層組織、員工更應把遵循內部控制作為行動指南,自覺遵守、執(zhí)行內部控制制度。非營利組織可以通過建立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把內部控制落到實處。
2.健全管理機構,劃清控制權責
一般而言,內部控制的建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全的機構,這是內部控制機制產生作用的硬件要素;二是各內部機構間、各經辦人員之間的科學分工與牽制,這是內部控制產生作用的軟件要素。為了優(yōu)化內部控制環(huán)境,非營利組織有必要在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方面推行職務不相容制度,杜絕管理人員交叉任職。
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從范疇上講,涉及資源的獲得、運用、管理與效率幾個方面;從控制角度上講,包括決策權的分配,執(zhí)行決策的監(jiān)控,以及信息的傳遞和反饋等方面,所以,內部控制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列、是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只有制定符合法律法規(guī),具有經濟、管理、專業(yè)理論依據的、完備的、操作性強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才有章可循。
(二)建立非營利組織內控目標管理和風險評估體系,確保有的放矢
非營利組織應結合目標管理的自身特點,采用整合原理、自主管理、成果管理有機結合的基本方法,建立和完善非營利組織內控目標管理體系,堅持一個中心,抓好三個階段,做好九項工作。一個中心,是指內控目標管理必須以目標為中心;三個階段是指目標管理分為目標的制定、實施、評估三個大的階段;九項工作主要指目標制定階段的信息收集工作,決策工作,分解目標工作,實施階段的目標下達、指導協(xié)調、反饋控制工作,目標評估階段的評定、獎懲、總結工作。有了完善的內控目標管理體系,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身特點、與時俱進的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目標。而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實施的前導工作,包括風險識別與風險分析。根據制定的控制目標,識別并分析影響非營利組織內控目標實現的風險。
(三)開發(fā)組織內部網絡信息管理系統(tǒng),滿足信息交流需求
信息與溝通是內部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不同的控制階段對信息與交流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前期對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要的是關于控制目標與風險的相關信息,其中大量的是組織外部信息;中期控制過程中,需要的是組織的內部信息(以會計系統(tǒng)提供的財務信息為主);后期監(jiān)控過程,需要的是組織的業(yè)績等信息。只有組織內部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渠道,才能保證信息的暢通無阻。
(四)健全非營利組織內控監(jiān)督測評體系,提升內控機制運行效果
監(jiān)督測評是內部控制的后續(xù)工作,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是評價內部控制質量并進一步改進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內控監(jiān)督測評體系應按照“目標管理”的原則和要求,將非營利組織一定時期的整體內控目標,分解為不同層次的“子目標”,將這些子目標落實到不同層次的“責任單位”和“責任部門”。
【參考文獻】
[1] 魏前梅.淺談非營利組織財務監(jiān)管的制度設計[J].財會通訊,2005(6).
[2] 陸建橋.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規(guī)范問題[J].會計研究,2004(9).
[3] 張宜霞.內部控制—基于企業(yè)本質的研究[M].北京:中國則政經濟出版社,2004.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