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2006年中級會計考試《財務管理》答疑匯總(七)

來源: 編輯: 2006/05/11 16:14:24  字體:

招生方案

書課題助力備考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硬核干貨等你學

資料專區(qū)

免費題庫

海量好題免費做

免費題庫

會計人證件照

照片一鍵處理

會計人證件照

考試提醒

考試節(jié)點全知曉

考試提醒

  〔教師提示之五〕

  〔專題講解〕財務杠桿系數(shù)的推導過程

 ?。ㄒ弧辰洜I杠桿系數(shù)表達式:DOL=M/(M-a)的推導過程:

  根據(jù)定義可知,經營杠桿系數(shù)=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yè)務量變動率

  =(△EBIT/EBIT)/(△X/X)

  假設原來的EBIT為:X1(p-b)-a

  變化后的EBIT為:X2(p-b)-a

  則:△EBIT/EBIT={〔X2(p-b)-a〕-〔X1(p-b)-a〕}/[X1(p-b)-a]=[〔X2-X1)(p-b)]/[X1(p-b)-a]

  而 △X/X=(X2-X1)/X1

  所以,(△EBIT/EBIT)/(△X/X)=X1(p-b)]/[X1(p-b)-a]

  =原來的邊際貢獻/(原來的邊際貢獻-a)

 ?。組/(M-a)

  即:經營杠桿系數(shù)DOL=M/(M-a)

  顯然,根據(jù)這個推導過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公式中的銷售量指的是變化前(即基期)的銷售量,并且該公式成立的前提是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都不變;

  〔二〕財務杠桿系數(shù)表達式DFL=EBIT/(EBIT-I)的推導過程:

  根據(jù)定義可知:財務杠桿系數(shù)=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剑ā鱁PS/EPS)/(△EBIT/EBIT)

  因為:EPS1=(EBIT1-I)*(1-T)/N

  EPS2=(EBIT2-I)*(1-T)/N

  所以,△EPS=EPS2-EPS1=(EBIT2-EBIT1)*(1-T)/N=△EBIT*(1-T)/N

  △EPS/EPS1=△EBIT/(EBIT1-I)

  (△EPS/EPS1)/(△EBIT/EBIT1)=EBIT1/(EBIT1-I)

  即:財務杠桿系數(shù)DFL=EBIT1/(EBIT1-I)=EBIT/(EBIT-I)

  該推導過程表明,在用計算公式DFL=EBIT/(EBIT-I)計算時,只能用變化前的數(shù)據(jù)(即基期數(shù)據(jù))計算,并且表明公式成立的前提是利息不變;

  〔教師提示之四〕

  〔問題〕老師: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的權數(shù)用的是"帳面價值";計算"資金的邊際成本"其權數(shù)應為市場價值權數(shù),不應使用帳面價值權數(shù)。我的理解對嗎?

  〔答復〕您的理解不完全正確,

 ?。?)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時,對于權重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賬面價值為基礎計算,也可以利用市場價值為計算基礎,還可以利用目標價值為計算基礎。但是如果不特指,我們都以賬面價值為計算權重的基礎。

 ?。?)計算"資金的邊際成本"其權數(shù)應為市場價值權數(shù),不應使用帳面價值權數(shù)。

  〔教師提示之三〕

  【問題】對于“增發(fā)普通股與發(fā)行優(yōu)先股兩種增資方式”,可否按照“增發(fā)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的方法判斷方案的優(yōu)劣?

  【解答】對于“增發(fā)普通股與發(fā)行優(yōu)先股兩種增資方式”完全可以按照“增發(fā)普通股與增加債務兩種增資方式”的方法判斷方案的優(yōu)劣;也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大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則選擇優(yōu)先股籌資方式;否則,選擇普通股籌資方式。

  【問題】對于“增加債務和增發(fā)優(yōu)先股”這兩種籌資方式,是否存在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解答】由于“增加債務和增發(fā)優(yōu)先股”這兩種籌資方式的每股利潤的計算公式中的分母相同,分子要么完全一致,要么完全不一致,所以,對于“增加債務和增發(fā)優(yōu)先股”這兩種籌資方式不可能存在“每股利潤無差別點”。

  〔教師提示之二〕

  【問題】為什么說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fā)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債券發(fā)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解答】計算債券發(fā)行價格時,需要以市場利率做為折現(xiàn)率對未來的現(xiàn)金流入折現(xiàn),債券的期限越長,折現(xiàn)期間越長,所以,當市場利率上升時,長期債券發(fā)行價格的下降幅度大于短期債券發(fā)行價格的下降幅度。

  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有A、B兩種債券,A的期限為5年,B的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均為8%,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

 ?。?)市場利率為10%時:

  A債券發(fā)行價格=1000×8%×(P/A,10%,5)+1000×(P/F,10%,5)=924.16(元)

  B債券發(fā)行價格=1000×8%×(P/A,10%,3)+1000×(P/F,10%,3)=950.25(元)

 ?。?)市場利率為12%時:

  A債券發(fā)行價格=1000×8%×(P/A,12%,5)+1000×(P/F,12%,5)=855.78(元)

  B債券發(fā)行價格=1000×8%×(P/A,12%,3)+1000×(P/F,12%,3)=903.94(元)

  通過計算可知,當市場利率由10%上升為12%時,

  B債券的發(fā)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50.25-903.94)/950.25=4.87%

  A債券的發(fā)行價格下降的幅度為:(924.16-855.78)/924.16=7.40%大于4.87%

  〔教師提示之一〕

  〔問題〕計算財務杠桿系數(shù)的簡化公式,怎么理解分母中的“優(yōu)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答復〕(1)優(yōu)先股股利是從“稅后”利潤中支付的,優(yōu)先股股利的數(shù)值表示的是對“稅后利潤”的影響數(shù),不是對“息稅前利潤”的影響數(shù),因此,不能直接與息稅前利潤(EBIT)相減;

 ?。?)“優(yōu)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表示的是優(yōu)先股股利的稅前還原數(shù),即優(yōu)先股股利對“稅前”利潤的影響數(shù),也等于優(yōu)先股股利對“息稅前利潤”的影響數(shù),所以,分母中應該減掉的是“優(yōu)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而不是“優(yōu)先股股利”。

[1][2][3][4][5][6][7][8][9][10][11][12][13]
學員討論(0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