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導致了來實現(xiàn)損益的產生,然而將未實現(xiàn)損益計入當期損益,無疑會影響利潤的質量,使財務報告利潤信息的可靠性降低。在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公允價值計量備受質疑并引起爭議文章在分析公允價值計量葉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基礎上,對如何處理公允價值計量產生的未實現(xiàn)損益,以向報表使用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及如何完善相關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信息質量;謹慎性
由于在客觀市場條件下,公允價值能及時、公允地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使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更能滿足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比歷史成本更具有相關性,因此,公允價值成為當今國際上主流會計計量屬性之一。但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公允價值計量卻備受質疑并引起爭議,甚至有人說金融危機都是公允價值惹的禍。因此,有必要對公允價值計量基礎上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作進一步的探討。
1953年美國會計程序委員會第43號研究報告中指出以非貨幣交換形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其放棄或取得資產的公允價值定價,最早提出了公允價值計量。隨后,不同組織對公允價值提出了不同定義。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1ASB)在《國際會計準則第32號——金融工具:披露和列報》(1AS32)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公允價值是指熟悉情況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項公平交易中能夠將一項資產進行交換或將一項負債進行結算的金額。”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57號——公允價值計量》(SFAS157)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公允價值是計量日市場參與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資產所獲得的或轉移負債所支付的價格。”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定義與lAS32相近,認為“公允價值是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shù)慕痤~”。其中,SFAS157的公允價值定義被認為是目前最規(guī)范、最嚴謹?shù)摹?/p>
一、公允價值的確定
公允價值計量中最關鍵的是如何確定公允價值。FASB將公允價值按照三個層級進行了分類計量。
第一層級:如果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市價即為公允價值。
第二層級:如果該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比照相關類似資產的市價確定。
第三層級:如果該資產及其類似資產均不存在活躍市場,則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按照使用該資產所能產生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評估確定。
上述三個層級中,第一層級公允價值計量依據(jù)最為客觀。第二層級公允價值計量能直接從市場上取得可觀察的市場金額,因此公允價值信息可靠程度相對也較高。這兩個層級的公允價值就是交易價格(市價法)。第三層級公允價值計量,無法觀察市場金額,而是運用那些估計結果最接近公允價值的可行的估價技術,如用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現(xiàn)值進行計量(現(xiàn)值法)。顯然,估價技術會使公允價值并不一定公允,甚至可能成為管理層操縱業(yè)績的手段,從而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在質量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問題。
二、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在客觀市場條件下,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有利于夯實企業(yè)資產質量,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衡量經營業(yè)績,為會計信息使用人提供有用決策信息;并且能更加可靠及時地提供有關資產和負債的價值信息,能優(yōu)化資本市場的資本定價,相對于歷史成本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增進了會計信息價值的相關性。
但公允價值是在公平市場中形成的價格,由于絕對公平的市場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所以在應用上往往通過活躍市場下的市場價格計價與非活躍市場下的模型估價兩種方法來進行替代。此時,公允價值計量的弊端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
首先,模型估價代替公允價值不符合公允價值定義。不存在活躍市場時,利用模型估價來替代公允價值,估計出來的價值不符合公允價值定義。從公允價值概念來看,其實質是一種市場價格,是一種符合一定條件的市場形成的價格。所以不論估價模型設計多么完備,都不會得出公平市場上交易雙方所認可的價格。因而最終會背離公允價值內涵。
其次,非正常市場下公允價值計量不公允。公允價值要求使用活躍市場的報價來計量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計量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取決于活躍市場是否存在一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市場形成的價格還是能夠反映資產真實價值的??墒钱斒袌鎏幱谂菽蛭C時,這一切就發(fā)生了改變,在金融市場處于泡沫時期,資產價格往往脫離賬面歷史成本而大幅上漲,此時資產價值被高估,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同樣被高估,以公允價值計量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大幅度下降。從金融危機可以看出,受金融市場條件變化的影響,估價技術會發(fā)生變化,在市場大跌和市場定價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導致金融機構過分對資產按市價減計,此時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并不公允,以公允價值計量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同樣大幅度下降,使投資者對低迷的金融環(huán)境失去信心。
此外,目前的公允價值在財務報告中的披露方式容易導致信息的誤讀。第一,在目前的公允價值會計下,資產負債表中的計量屬性是混雜的。例如,在同一張報表中針對不同的報表項目,有的使用歷史成本,有的使用預計未來現(xiàn)值,有的使用公允價值;公允價值還包括存在活躍市場下的公允價值和不存在活躍市場下的公允價值兩個層級:最后將這些數(shù)據(jù)合計起來報告為一個資產總額。那么要根據(jù)這些混雜的、不同計量基礎的信息去推測出資產的真實價值對于一般的信息使用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也就降低了會計信息潛在的決策有用性。第二,以公允價值反應報告日相關資產或負債項目,并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即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不符合謹慎性原則。由于公允價值變動屬于未實現(xiàn)利得或損失,形成的收益得不到現(xiàn)金流的支持,形成的損失也未直接導致現(xiàn)金流的減少,所以這樣處理無疑會影響利潤的質量,使財務報告的利潤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由此看來,公允價值的應用相對于歷史成本而言在某種程度上增進了會計信息價值的相關性,而公允價值的假設性,未實現(xiàn)性和非客觀性決定了公允價值計量的局限性,加之目前的公允價值在財務報告中披露方式的不妥,這些都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如何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得到平衡,使財務報告質量符合各方要求,以及如何完善公允價值相關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披露及列報的建議
金融危機引發(fā)了對公允價值計量的爭議,在將金融危機歸咎于公允價值計量的輿論壓力下,2008年12月30日,美國證監(jiān)會向國會提交了關于公允價值會計的報告。報告反對廢止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認為其他可能替代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都各自存在不足,而退回到歷史成本計量將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報告同時建議應采取促進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和理解、重新設計金融資產減值會計模型、為在非活躍市場中確定公允價值制定新的指南等多項措施進一步完善現(xiàn)行會計準則。為應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根據(jù)G20領導人峰會和FSB的要求,lASB正在對某些準則作出重大修改,主要包括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計量、財務報表列報等準則。2009年7月14日,lASB發(fā)布《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新的方案,將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分類從現(xiàn)行的四類簡化為以攤余成本計量和以公允價值計量兩類。
會計界目前正在重新審視公允價值計量存在的局限性,而在此過程中如何審慎地處理沒有現(xiàn)金流作為支持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又是關鍵。要讓公允價值計量既具備相關性,又具備穩(wěn)健性,協(xié)調和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由此認為,在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上,應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披露及列報進行改進,建議如下:
?。ㄒ唬ξ磳崿F(xiàn)的利得不應確認為當期收益,而計入凈資產賬面價值在會計實務中,采用公允價值或現(xiàn)值計量能更加公允地反映資產特別是金融資產的價值,因此一般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項目下又設置了兩個明細科目——“成本”以及“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成本”反映資產的歷史成本,“公允價值變動”反映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公允價值對應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部分未實現(xiàn)損益,在賬面上以及報表中將其反映出來能較好地反映企業(yè)的未來業(yè)績以及防范金融資產給企業(yè)帶來的風險。但如果將未實現(xiàn)損益與已實現(xiàn)損益混為一談,將使投資者難以從凈利潤來判斷企業(yè)的盈利狀況。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收益或損失在該項資產處置前都屬于未實現(xiàn)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實現(xiàn)還存在風險,因此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核算為當期損益是不合理的??梢宰鋈缦绿幚恚寒a生的資產或負債價值變動收益,屬于未實現(xiàn)的資本利得,所以應只反映在資產、負債以及權益的賬面價值上,直到利得實現(xiàn)后再予以確認。而針對未實現(xiàn)的損失,基于謹慎性原則在當期確認。對于未實現(xiàn)的利得,如果僅作為凈資產賬面價值的增加而不確認為收益,那么公允價值計量不僅體現(xiàn)了相關性特征,而且遵循了謹慎性原則,由公允價值引發(fā)的問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進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也是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反思。
?。ǘτ诠蕛r值變動損益的列報,不應該將其混合在營業(yè)利潤中,而應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屬于未實現(xiàn)損益,它不是企業(yè)的營業(yè)利潤,只有在處置相關資產或負債時,未實現(xiàn)損益才轉化為已實現(xiàn)損益,才能將這部分損益反映在營業(yè)利潤中。所以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利潤表“營業(yè)利潤”項目列示是不合理的。
《企業(yè)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指出:企業(yè)應當在利潤表“每股收益”項目下增列“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和“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企業(yè)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反映企業(yè)凈利潤與其他綜合收益的合計數(shù)。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詳細披露其他綜合收益各項目及其所得稅影響,以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當期轉入損益的金額等信息。“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了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未實現(xiàn)損益,但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還是在利潤表的“營業(yè)利潤”項目中列報,這不合理。因此可以將原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項目列示在利潤表的這部分未實現(xiàn)損益也體現(xiàn)在利潤表“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當未實現(xiàn)損益真正實現(xiàn)時再從“資本公積一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轉入當期損益作為當期的已實現(xiàn)損益核算,進而在當期的“營業(yè)利潤”項目中反映。
?。ㄈ┟鞔_公允價值的適用條件,充分披露并完善公允價值的計量技術由于公允價值估價技術很復雜,因此在報表附注中對公允價值估值的假設、經濟背景、依據(jù)等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尤其在市場價格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公司采取公允價值計量后,應在本會計期間公布的報表中針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作單獨披露,對其因外在環(huán)境因素變化而可能發(fā)生的變動進行敏感性分析,并通過外部獨立中介機構進行嚴格審核出具審核報告,真實地反映市場的實際情況和資產的實際價值。這樣才能對外提供較為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幫助信息相關使用者作出正確決定。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朱丹,劉星,李世新公允價值的決策有用性:從經濟分析視角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0(6)。
Copyright © 2000 - m.yinshua16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