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房產稅出現(xiàn)在唐朝 唐德宗推戰(zhàn)時“間架稅”
房事如煙:有人說,房產稅最早出現(xiàn)在漢朝,因為漢武帝曾經向全國的業(yè)主征稅,房值百萬,上繳兩萬,房值十萬,上繳一千,稅率2%.另外出土的敦煌漢簡和居延漢簡上也有漢朝政府對平民房產估價并抽稅的清單,所以最早的房產稅出自漢朝必定無疑。問題是,漢武帝不光對房子估價,對大伙的土地、牲口、農具、馬車、奴隸甚至丫鬟和奶媽子都估價,把以上財產統(tǒng)統(tǒng)捆一塊兒,然后再按2%征稅。所以他征的不是房產稅,而是財產稅。財產稅包括房產稅,它比房產稅目標更大,范圍更廣。
那么在咱們中國,最早的房產稅究竟出現(xiàn)在哪個朝代呢?唐朝。具體說,是唐德宗在位的時候。當時唐德宗跟四處割據、不聽指揮的軍閥作戰(zhàn),國庫空虛,急需用錢,拍拍腦袋想了一招兒:讓全國的有房戶作貢獻,向朝廷上繳“間架稅”。繳多少呢?按房屋質量,最好的房子每間上繳兩千文,最差的房子每間上繳五百文,不太好也不太差的房子每間上繳一千文。稅務人員挨戶砸門,闖進去先看房屋好壞,再數(shù)幾間幾進,然后給戶主報個總數(shù),戶主就得掏錢。你不能不繳,也不能少繳,少繳一間,罰五十貫,比抄家都狠。
間架稅在唐朝很不得民心,才征了不到半年,軍民就開始暴動,起義的口號居然是“不稅汝間架”,這跟的元末“闖王來了不納糧”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鑒于間架稅如此遭人反感,唐德宗以后再沒人敢用間架稅作為房產稅的名號。像北宋初年大將潘美攻打南漢,在戰(zhàn)區(qū)征收房產稅,每間房征收絲綢三尺,取名叫“屋稅”;清朝前期康熙平定三藩,在全國征收房產稅,每間房征收紋銀兩錢,取名叫“房稅”。其實它們跟間架稅的性質是一樣的,計稅依據相同,計稅方法也相同,連征稅的背景都類似,都是為了彌補戰(zhàn)爭開支。
不過細究起來,唐德宗推出的間架稅、潘美推出的屋稅和康熙推出的房稅都是戰(zhàn)時的短期稅種,都是只征一次,把所有業(yè)主的腰包掏一遍,就再也不掏了,這跟現(xiàn)在國際上通行的每月或者每年征收一次的房產稅有區(qū)別,所以只能算是比較原始的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