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稅
康熙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個英明的君主。他不僅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經濟治國、理財治稅方面也是一個行家里手??滴踉诜睒s經濟,改革稅制的同時,獎勵清正廉潔,懲罰貪污受賄,對稅收征管中貪污舞弊的官員處罰極嚴,從不手軟。
之一、嚴懲以稅謀私的貪官
四川官員卡永式在征收國家稅收時,每征收200兩白銀自己私自加收12兩白銀,除賄賂給四川巡撫能泰等官員20200兩白銀外,自己共貪污白銀17000余兩??ㄓ朗桨绰煞ū緫幩溃蚱洳痪貌∷拦饰醋肪?,能泰因受賄被處死。山西太原知府趙鳳詔,私自設立稅種名目,強行征收并私吞白銀174000余兩,也被處死。山西新任巡撫倭倫包庇下屬官員虧空國家金庫,將國家稅收占為自己所有,被降職三級。
?。ㄅ园祝?ldquo;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具體表現。私設稅種,加重老百姓負擔的行為,說大一點的后果就是“禍國殃民”。為康熙皇帝的英明叫好!
之二、康熙皇帝查稅——探花不值一文
康熙年間,蘇州一帶紳士逃稅之風甚烈,涉及者共萬余人。為此,康熙皇帝下令一律取消功名,其中3000人交刑部議處。在順治皇帝時考中“探花”的昆山儒葉子藹,也欠稅折銀一兩。葉探花上書求情:“所欠一厘,準令制錢一文”。料想是會恩準的。然而,康熙皇帝還是照樣除了他的功名。
這事在江南一帶成了一句民謠:“探花不值一文”,并四處流傳,偷漏稅者,莫不驚恐。
(旁白):“康熙查稅情,探花慌了神;
一厘還一文,照樣丟功名;
民謠警后人,看你值幾文?
之三、“康乾盛世”的關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澳門、漳州、寧波、云臺山(連云港)設海關征稅,開始與外國通商,這也是我國創(chuàng)立海關之始。
設立海關后,清廷宣布對荷蘭、暹羅(泰國)等國商船免稅,對其他各國商船也減免商稅,以示大清“懷遠”政策??滴醵四辏?689年),頒布海關征收則例,把進出口貨物分為食物、衣物、用物和雜物4類,從價課稅,進口貨物稅率為4%,出口稅率為1.6%.另外,海船按大小征收船稅,每船約2000兩白銀。此時,海關關稅不重,沿海各地商業(yè)極為興盛,西方各國爭相前來貿易。
由于當時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對洋貨需求較少,而出口的絲綢、瓷器很多,所以清朝一直占據著貿易順差的優(yōu)勢。之后,以英國為首的西方殖民者在我國沿海進行走私鴉片等一系列非法活動。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朝廷下令,浙江沿海關稅增加一倍,目的是減少西洋各國北上通商,“滋擾生事”。后干脆封閉了其他港口,只準廣州一處通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為名,派使臣到熱河行宮朝見乾隆皇帝,提出準許英國商人在寧波、舟山及天津、廣東自由通商并減免稅收的要求,當即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絕。乾隆在給英王喬治三世的諭旨中指出:爾國所請“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
乾隆皇帝強硬地捍衛(wèi)了清朝的關稅主權和國家利益,但閉關鎖國的政策限制了正常的對外貿易,也留下了后患。
上一篇:明代的鈔關稅
下一篇:1912~1949年的薰煙葉稅